康養文化
一、廣佑寺歷史
廣佑寺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廣佑寺始建于東漢,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較早出現的寺院之一。1161年,金世宗完顏雍在這里稱帝,廣佑寺因倍受朝廷恩典而稱為名副其實的皇家寺院。
此后經金、元、明歷代增修擴建,至明穆宗隆慶年間時期擁有殿宇近200間,占地面積達9平方米,名列東北佛教寺院之首。歷史上多位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都曾到此拜謁,并留下諸多名篇。1900年,沙俄鎮壓義和團攻占遼陽,使廣佑寺慘遭焚毀,2002年,得以復建。
二、廣佑寺建筑概況
復建后的廣佑寺景區由廣佑寺廟區、白塔公園、青年湖公園、中華廣場和護城河水觀光帶五部分組成,占地面積26.7萬平方米。
廣佑寺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萬平方米,沿寺院中軸線由南向北依次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萬佛閣等,東西兩側有鐘樓、鼓樓、碑廊、東西配殿等。寺院以西建有別院圓通禪院。
整個建筑布局嚴謹,氣勢恢宏,延承了遼代古剎之遺風,融合明清建筑之精華,堪稱我國傳統建筑的典范。每年春節或中秋節舉行的大型民俗文化廟會使廣佑寺稱為遼寧節假日旅游的一大熱點。
三、白塔
白塔,始建于遼代,塔高70.4米,是東北地區高的古塔。白塔為八角十三層密檐式實心舍利磚塔,傳說地宮中藏有佛祖的黑色頭發舍利,現在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身佛龕內座佛像配有纏枝牡丹、寶相花及雙龍、雙飛天等圖案,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四、青石牌坊
青石牌坊,高16.9米,長34米,重800噸,由95塊青石組成,形體高大,雄偉壯觀,雕刻精細,是我國石牌坊中的藝術杰作。
五、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建筑面積11400余平方米,殿高三層,通高41.7米,面闊11間,為典型的遼代彩繪建筑。
六、樟木鑾金大佛
樟木鑾金大佛,總高21.48米,為目前世界殿內佛身高、體積大的木質釋迦摩尼坐像,佛身高17米,僅面部就達28平方米,垂耳長達3米,張開的手掌可以站8人。
佛像通體貼金,采用傳統的“朱金木雕”工藝,選用香樟,原始生漆,陳年瓦粉等天然材料和24k足金。
巨佛擎天,寶殿威聳,歷經千百興衰榮辱的廣佑寺,如今僧眾云集,香火鼎旺。
- 上一個:溫泉寺
- 下一個:金石灘國家旅游度假區